新能源車企競爭呈現新趨勢
近日,比亞迪、長城汽車等多家新能源車企相繼披露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。整體來看,車企盈利分化仍在加劇。有業內人士指出,車企若想擺脫虧損,需在產品和前瞻技術上下足功夫。
在實現正增長的車企中,比亞迪以超百億元的凈利潤繼續領跑。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,比亞迪預計歸母凈利潤為105億元-117億元,同比增長192.05%-225.43%。與此同時,特斯拉第二季度也實現歸母凈利潤27.03億美元,同比增長20%。
除比亞迪、特斯拉兩大行業龍頭外,其他新能源車企盈利仍普遍面臨較大壓力。數據顯示,長城汽車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11.5億元-15.5億元,同比下降72.32%-79.47%。長城汽車表示,業績波動主要由于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、產品結構調整,基于2023年新產品上市,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,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,以及匯率收益減少所致。
車企盈利情況能夠直接映射行業整體發展趨勢與競爭格局。電車人產業平臺創始人馬前程指出,新能源車企盈利分化,核心原因在于企業銷量規模不同。
據乘聯會零售銷量數據統計,比亞迪上半年累計銷量突破115.46萬輛,市占率達37.4%;特斯拉中國上半年累計銷量為29.4萬輛,市占率為9.5%。兩者幾乎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“半壁江山”。
安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,頭部車企的新能源車盈利有望持續上行。遠期看,頭部車企的凈利率有望超過10%。未來新能源頭部車企有望加速發力,行業將迎來第一梯隊的浮現和末位的加速淘汰。
針對虧損原因,不少車企在財報中提到持續投入研發以及規模效應不足帶來影響。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,規;切履茉窜嚻筚嶅X的要訣所在。比亞迪銷量屢創新高、業績一路飄紅,得益于其豐富的產品矩陣。
來源:中國能源報
- 上一條 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提質擴容動力足 2023-08-30
- 下一條 自主品牌征戰新能源汽車高端市場 2023-08-31